在渤海湾的滔滔碧波之下,河北省滦南县的河鲀养殖产业正蓬勃发展,书写着渔业传奇。红鳍东方鲀,这种极具特色的鱼类,不仅是滦南水产的明星产品,更是当地经济发展与产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。
滦南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,唐山市东南部,南邻渤海,海域面积达840平方公里,海岸线长达29.63公里。这里地处北纬39°附近,海水温度适中,年平均水温在12℃-25℃之间,盐度稳定在30‰左右,冷暖流交汇带来丰富的浮游生物,为河鲀生长提供了天然优质的饵料。加之广袤的海域和适宜的底质条件,使得滦南成为河鲀养殖的理想之地。
走进滦南的河鲀养殖基地,现代化的养殖设施令人眼前一亮。以唐山海都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为例,公司采用深水网箱养殖技术,远离陆地污染,保证了水质清澈和生态环境的自然。这种养殖方式不仅提高了河鲀的存活率和肉质品质,还使得“唐山河鲀”被确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。在养殖过程中,科技的力量无处不在。工人们通过植入芯片、基因检测等现代科技手段,实现了河鲀的精准选育和优生优育,确保每一条河鲀都品质上乘。
滦南河鲀产业的发展,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。滦南县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,为河鲀养殖企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。在政策的引导下,当地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模式,在海水养殖中,养殖户巧妙利用海洋潮汐规律,定期更换海水,投放礁石、海草等模拟自然生态环境,既保证了河鲀的生长环境,又减少了对海洋的污染。同时,政府还加大了对水产养殖基础设施的投入,建设了多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,为河鲀产业的规模化、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如今,滦南的河鲀养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。从种苗繁育、养殖生产到加工销售,各个环节紧密相连,协同发展。在加工环节,企业引进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工艺,对河鲀进行精深加工,提高附加值。滦南河鲀在市场上声名远扬,产品不仅畅销国内,还远销日本、韩国等国家和地区。据了解,截至2024年红鳍东方鲀海水网箱养殖面积达6万平米,池塘养殖面积3500多亩,年产约1700吨,年创汇近900万美元。
除了经济效益,滦南河鲀产业还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。在养殖、加工、销售等环节,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。同时,河鲀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,如物流、餐饮等,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。
滦南河鲀产业的成功,是自然优势与科技创新、政府支持相结合的成果。未来,滦南县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理念,不断提升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,加强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,努力将滦南水产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,让这来自渤海湾的美味,走向更多人的餐桌,为世界创造优质的水产蛋白。
推荐阅读: